2019年11月21日星期四

信仰性質的真諦(人性德行的光輝)



《希伯來書》 10 章 24 至 25 節: 「又要彼此相顧,激發愛心,勉勵行善。你們不可停止聚會, 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,倒要彼此勸勉,既知道那日子臨近,就更當如此。」 

《聖經》已說明神設立新約教會,讓人彼此相愛和勸勉, 從而認識信仰的真諦,發揮人性德行的光輝,使內心越發似神。尤其越到末後大復興時,當擁有新婦和童女的身分, 決不能放棄神看重的內心品行和德行, 不要被物質和成功沖昏頭腦而變成屬靈富二代。 

信仰的真諦 

誠然,普世基督教組織和事奉者, 都不懂得及忽略「信仰的真諦」,因而在信仰上產生很多問題, 總是為著成功, 不惜以借債方式,使聚會變得越來越龐大,招攬更多人。 甚至,基督教界非常盛行巴蘭事奉,他們不斷創作詩歌,名義上是所謂讚美榮耀神, 實質卻是向基督徒及教會賺取詩歌版稅, 假如有教會沒有繳交版稅,他們就會訴諸法庭,令這些教會倒閉為止,可見,這些基督教組織和巴蘭事奉者, 從不明白「信仰的本質」, 不發揮人性德行使內心越發似神。 

信仰歷程上,神創造人類有別於石頭或樹,神刻意設立人類間的互動和交流, 雖然於舊約,神吩咐人以命償命、以眼還眼、以牙還牙、以傷還傷;但是,踏入新約後,藉《聖經》明確吩咐基督徒需要遵行更高的標準,要我們以人性的德行回應,展現信仰的光輝, 假如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,你就替他走兩里路,以慷慨和不記仇的方式,與人相處, 別人有求的,就給他;有人需要借貸的,就不可推辭。 

馬太福音 5 章 38 至 42 節: 「你們聽見有話說:『以眼還眼,以牙還牙。』只是我告訴你們,不要與惡人作對。有人打你的右臉,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;有人想要告你,要拿你的裡衣,連外衣也由他拿去;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,你就同他走二里;有求你的,就給他;有向你借貸的,不可推辭。」

當彼得問主耶穌,若有人得罪自己,是否可按著舊約的標準,只饒恕七次? 主耶穌卻教導更高的標準,就是要饒恕七十個七次。 

馬太福音 18 章 21 至 22 節: 「那時,彼得進前來,對耶穌說:『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當饒恕他幾次呢?到七次可以嗎?』 耶穌說:『我對你說,不是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個七次。』」 

隨歷史的演進,神一直讓不同時代的人,逐步明白信仰的真諦, 就是要發揮人性德行的光輝,越來越似神。 最終,神透過歷史和真理,塑造出每個時代的新婦, 甚至,在歷史結束 Tav 時,孕育出有史以來最大量的新婦,綻放人性德行的光芒。唯有人類被設定可成長至擁有與神同等的形像,最終成為新婦, 可惜普世教會一直麻木地舉行大型聚會, 縱使他們重複舉行多個大型聚會,但他們只看見外在的成就, 雖然知名度增加,內心的性格和愛心卻沒有成長 他們更為求成功而不擇手段,於信仰的德行和情操上,一直與神的期待背道而馳 

詳情︰
巴蘭的錯謬
避免「巴蘭的錯謬」
近代基督教巴蘭事奉的源頭

山羊和綿羊的比喻

主耶穌透過「山羊和綿羊的比喻」, 鄭重警告那些被咒詛、預備進入永火的山羊, 假如不向弟兄中最小的一個施行憐憫和恩慈, 那麼,他們就是沒有做在主的身上,枉費神給予他們發展人性德行的機會。 

不論是舊約或是新約的標準, 神都在人與人的相處中,悉心設定各種感受和情緒, 每種心態都是神為世人特意設定的處境成為考驗。主耶穌吩咐及要求所有綿羊的基督徒, 當有人餓了,就給他們食物;當有人渴了,就給他們解渴; 當弟兄姊妹作客旅、赤身露體、患病和有缺乏, 他們總會發揮人性的德行,珍惜每個可以貢獻和付出的機會。所以,主耶穌說,你們既憑著愛心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祂身上了,以發揮我們人性的德行。 

然而,人生所遇見的每件事都絕非偶然, 全都是神為每個人度身訂造佈置的場景, 藉此成為山羊與綿山經歷的考驗。 換句話說,我們身邊遇到各種人與事,不同處境、文化和際遇, 甚至人因為某種需要和渴求,而形成的缺乏, 其實全都不是偶然,而是神有意設定。 

就如《馬太福音‧25 章》所記載,有人會餓、會渴、 成為客旅、患病、缺乏, 這些光景並非一種偶然,是神的精心設計。 事實上,神為我們悉心設定人與人相處的種種感受和情緒, 當我們眼見身邊的人有缺乏,內心就會生出同情和憐憫, 甚至《聖經》教導我們與人交流時應如何自處。 因此,神設計不同場景成了一個個考驗, 藉此分辨哪些基督徒是蒙天父賜福的綿羊,哪些則是被咒詛、預備進入永火的山羊。詳情︰《山羊與綿羊的分別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信仰最後的考驗

當有一天,世上的君王和元首前來就光時, 無數賓客會一同參與錫安教會的大型聚會。其實,這大復興的局面,也是神設定的場景,為要成為我們弟兄姊妹信仰最後考驗。因為,神為了看看我們面對如此龐大的人數和需要時, 會否懂得藉著照顧初信的需要,逐步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人性德行, 明白神設計信仰的真諦,認知人生和大復興存在的目的。 

最後大復興時,各人必須省察內心, 不要縱容內心慢慢變壞,走上大淫婦巴比倫的路。如不就枉費神製造最後大復興的用意。 所以從性質上,要真正明白信仰的真諦,決不是外在的成就, 神所著重的是讓人的信仰, 在神親自鋪設的環境和考驗中成長,發揮人性德行的特質。 故此,神從來都不是著眼於基督徒外在的成就和豐功偉績, 反之,神所看重的,就是新婦內裡的品行和情操, 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聚會,建立優美的德行,施恩予人。 


事實上,自日華牧師決志信主後, 每每親近神的時候,都著重內心的善良, 所以,多年來從未浪費過任何成長的機會,而且一直以人性掛帥, 連一日也不偏差地,讓內心的德行做到最好,更擁有神的形像。因為,人性的德行是神一直所著重和珍惜的, 故此,各人需要保守內心。就是當有了信心,又要加上人性的德行, 叫鄰舍及弟兄姊妹得到益處。




現時,當看見香港的黑衣人不斷製造暴亂和破壞, 部分基督徒不單支持黑衣人,甚至自己成為黑衣人, 不惜說謊、使用暴力、流無辜人的血, 為著得到他們想要的所謂成功。 無庸置疑,他們全都錯失了人生,枉費神給予世人擁有生命和信仰成長的機會。 明顯,現時普世基督教已無法分辨「信仰的真諦」, 全都走向著重外在的成就、成功利益, 以為「多人支持,就等如正確」。詳情︰《香港暴亂:以人數眾多鼓吹人麻木良心》和《所多瑪蛾摩拉的吸引離開神的視點

誠如,1996 年前,日華牧師曾親身接觸一些香港基督教組織, 是專門協助外國著名牧師舉行大型聚會。 日華牧師發現,這些組織的總負責人驕傲至一個階段,無視身邊比他們更大恩膏的人,因為他們心裡,認為成名和成功才是最重要。

但對於日華牧師而言,多年來,都情願在神面前做小卒,  甚至願意在 1996 年「雙氧水事件」中, 為神的緣故蒙上污名,成為眾人眼中的失敗者,受盡指罵。 日華牧師願意為神做到最好,成為一個擁有更優美良知的人,這就是真正「信仰的性質」。 來到今天,神終於透過世上源源不絕的共同信息, 印證外人眼中一間平凡教會 —— 錫安教會, 是活出信仰真諦,擁有新婦必要特質, 透過各種信徒聚集的機會,彼此實行真理、互相勉勵教導, 於內心中不斷成長,展現人性的德行和光芒。 這就是神於永恆中一直珍而重之, 期待永恆新婦以內心的品行來妝飾自己。 

人生的確有沉悶的部分,很多事情必須重複經歷,將真理重複實踐,只是每次實踐時,各人內心能否恆久忍耐,在神面前多進步一點? 普世基督徒卻完全不理解,更持續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, 不但沒有結出更多聖靈果子,反而內心生出更大的麻木。 對於普世基督教的巴蘭事奉, 他們不擇手段地舉行大型聚會,只為賺取金錢、知名度, 縱使要埋沒良心、損人利己、違背真理, 也在所不計, 對他們來說,外在成功才是最重要。接下來湧進錫安教會的賓客, 他們也需要穿上赴席的禮服,就是趕上建立優美的內心和德行。 縱然他們進到一間擁有神超然認可的新婦教會, 但是,他們不能因為眼見榮耀而忽略需要努力的部分, 就是做好人性的光輝,否則,即使他們趕上進入錫安教會,被神邀請參與筵席,但卻忘了穿上禮服, 那麼,最終的結局也是被丟在外邊的黑暗裡,哀哭切齒。

更重要,身為新婦和童女的我們,當得著從神而來的高升後, 我們決不能放棄自己內心的品行,即神珍重的德行, 於待人接物上,不要被物質和成功沖昏了頭腦,變成一群屬靈富二代。 反之,每次聚會裡,我們都要更加著重憐憫、與人相處的人性, 成為如主耶穌般持著美好的人性和品德,以憐憫的心去醫治和施恩。 

【文章重點整理】
  • 踏入新約後,明確吩咐基督徒需要遵行更高標準,以人性的德行回應,使內心越發似神。
  • 神為每個人度身訂造佈置的場景, 藉此成為山羊與綿山經歷的考驗。
  • 最後大復興時,各人必須省察內心, 不要縱容內心慢慢變壞,反之,要懂得藉著照顧初信的需要,逐步建立人性德行, 明白神設計信仰的真諦,認知大復興存在的目的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