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馬地墳場--紅毛墳場的由來
香港主要墳場之一的跑馬地墳場,又稱紅毛墳場或香港墳場,位於香港島快活谷黃泥涌道、跑馬地馬場對面,鄰近有印度教、拜火教、天主教及回教墳場。
於1841年,首位安葬的人是英國軍艦響尾蛇號艦長William Brodie,及至1845年,才正式開放成為香港開埠早期的墳場之一。早年只安葬英國人及日本人,直到1913年才有華人,由於安葬的人多數是基督徒或西洋人士,所以被稱為紅毛墳場,而華人首富何東及其元配麥秀英等,亦葬於這個墳場。除此之外,位於香港島快活谷的跑馬地馬場Happy Valley Racecourse,於1840年代初期只是一片沼澤地,英軍在填平後蓋了一座軍營,但隨後就發生了大瘟疫。這場大瘟疫,正正吻合啟示錄第四馬灰馬所帶來瘟疫和死亡的審判,成為灰馬的共同信息。
當英軍搬走後,政府進行清理和改善環境衛生,於原有的平地上建了一條橢圓形的賽馬跑道。這個橢圓形的賽馬跑道,正正對應天上第四馬天馬座旁邊的海怪座,因為海怪座的尾巴正是捲起呈橢圓形,在這個位置被稱為「陰府」,正正就是啟示錄對於第四馬灰馬的描述。
跑馬地墳場與灰馬的共同信息
此外,1884年香港賽馬會(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)在跑馬地成立,留下與第四馬有關的共同信息,踏入2014年尾至2015年初,香港賽馬會正值舉辦了一系列成立130周年的紀念活動。由於香港賽馬會成立130周年與電影《回到未來》30周年的巧合,從而挑起日華牧師對「天馬座行動」的種種解謎,展開錫安教會在2015年分享「天馬座行動」這套新婦終極解謎的信息,發現錫安教會就是第四馬騎士的身分,成為配得擁有權柄,代表神審判世界的新婦,觸發各種災難令地上出現大量死亡。
事實上,跑馬地除了發生過大瘟疫之外,於1918年2月26日,跑馬地馬場曾發生慘絕人寰的大火,死亡人數高達590人,是香港歷史上,死亡人數最慘重的火災,史稱「跑馬地馬場大火」。
相關影片:
而且跑馬地的重要地標,亦有兩塊帶著第四馬共同信息,關於「刀劍」和「死亡」的方尖碑(Obelisk),分別是維斯塔Vestal石筆與高欄島石筆。方尖碑(Obelisk)是古代埃及常見的一種紀念碑,亦是Freemason常用的標誌,其中,第一塊是立於1847年的維斯塔(Vestal)方尖碑,原碑位於體育路、禮頓道、皇后大道東與黃泥涌道交界處。
維斯塔(Vestal)方尖碑,是塔爾博特艦長及維斯塔號 H.M.S. Vestal 的長官,及其他成員,為了紀念該艦於1845至1847年先後在錫蘭、馬德拉斯、香港及汶萊等地服役時,死於清剿海盜,及駐守不同城市期間染病或意外死亡的同伴。
另一塊,是立於1855年的高欄島方尖碑,於1855年8月4日,英國與美國艦隊採取聯合行動,於澳門西南之高欄島清剿海盜,石碑同樣是為了紀念當中戰死的4名英國船員及5名美國船員。高欄島方尖碑,亦標記了香港開埠初期,鄰近地區海盜之猖獗,曾是香港早期航運發展的一大障礙。
1969年2月21日,高欄島方尖碑再搬遷至快活谷紅毛墳場安放。
與此同時,於1968年11月13日,維斯塔方尖碑亦由原址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大廈對開,開始遷拆。同樣在1969年2月21日,移到快活谷紅毛墳場安放。
小結:
所以,Freemason在快活谷這一個曾發生大瘟疫的地點上,除了蓋建著名的橢圓形跑馬地馬場之外,還建立了代表死亡的紅毛墳場,及兩塊紀念刀劍、瘟疫及死亡的方尖碑。這些建設不單成為該處重要地標,更成為新婦錫安教會解開「天馬座行動」這終極謎題時,一些極為重要的共同信息。
相關文章:
香港與海怪座及天馬座的關係?香港賽馬會歷史與Freemason陰謀關係
相關影片:
錫安教會主日信息 ── 創始成終的傳承 ‧ 答問篇(十四)時間:16:29 - 21:31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