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據一:歷史中出現「雙十暴動」的空白期
但是,不論是文字記述,甚至在互聯網上的記載,都是不合理地少之又少。
當我們在 Google ,以引號作出指定字詞去搜尋「雙十暴動」的話,的確,即時會顯示出為數不少的搜尋結果;
但是,若果你用心地逐頁查閱的話,截至 2019年8月21日為止,當去到第九頁的時候,Google 經已顯示,其餘的搜尋結果,都只是非常類似的項目;
簡單而言,原來「雙十暴動」在互聯網上,只有不足90個記錄,其中有大約九成,是來自 2014年之後的記錄,而在這九成裡,更有大部份是因著近月的社會形勢,導致舊事重提而出現的文章;換言之,「雙十暴動」的記述,彷彿消失了足足五十年。
若果我們再以指定字詞去搜尋「雙十暴動」的另一個名稱——「五六暴動」的話,則只需要去到第四頁,就經已顯示其他都是重複近似結果。
對比同樣是暴動事件的「六七暴動」,它在互聯網上的存在,可以說是數之不盡。
來到這裡,或者會有人認為,因為「六七事件」相對比較近代,所以記述較多,也是很合理的事。
這樣的話,我們又嘗試搜尋一下過百年歷史的「馬場大火」事件,看看結果如何?雖然,它只有8頁的搜尋結果,但是不要忘記,它與「雙十暴動」最不同的地方,就是它的記錄,並非在這兩個月激增的文章,而且,它亦並非局限在2014年之後的記述。
很明顯,「雙十暴動」因著時間較早而導致記述極少這個說法,不是一個合理的解釋。
論據二: 錯漏百出的記述
但是,奇怪在,「雙十暴動」的數據,在網絡上,甚至新聞媒體的引述,都是混亂不堪!
作為學術研究的書籍,為何一個如此重要的數字都可以寫錯的呢?而且,對照表下,還註明了資料來源,正是來自我們一直引用的《九龍及荃灣暴動報告書》,我們與著書的學者也是看同一份報告書,但是數字卻有出入,是否太奇怪呢?
就會發現,這41人並非由暴徒所殺,而是被當時英屬香港政府命令下的警察開槍擊斃。
以上舉出的錯誤,只是冰山一角,只要我們在網絡上稍為遊走一下,就會發現更多與報告書不符的記錄。
若果我們再看香港電影黃金時期,九十年代的港產片,當時代,可以說是改編香港大事件及傳奇人物的全盛時期;云云作品之中,原來亦有提及「雙十暴動」的電影;
包括1991年的《五億探長雷洛傳》,
以及1993年的《一代梟雄三支旗》。
這兩齣作品都是由同一位編劇陳文強執筆,陳文強在編劇界並非泛泛之輩,很早年的港台著名劇集《獅子山下》,就是他的作品之一;他甚至分別在 1990年以及1995年,兩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的殊榮,可見,陳文強對編寫劇本的資料處理,理應有某程度的認真。
但是,相當強差人意地,以上提及的兩齣電影,有關這場右派「雙十暴動」的背景資料,卻一而再,再而三如此出錯。
從現今的資料,我們之所以將這個暴動命名為「雙十暴動」,或者「五六暴動」,正因為它是始於1956年10月9日,而正式爆發日期是中華民國國慶的10月10日。
大家可以想一想,編劇陳文強在《五億探長雷洛傳》上映的時候,經已是一位行內無人不曉的名編劇,加上《雷洛傳》是一齣以真實歷史人物為藍本的電影,理應有較認真的資料搜集,不應該犯上如此低級的錯誤;
但是鑑於當年未有互聯網,搜集資料相對比今日困難,可以這樣說,《雷洛傳》資料錯誤,也勉強是情有可原。
但是,若果「雙十暴動」,真是當年一件無人不曉的大事件的話,應該總會有一兩位前輩或者同行提醒他;按著這個推測,事隔三年後的《三支旗》,同樣是以真實歷史人物為藍本的電影,就不應該犯上相同錯誤。
不過,事實讓我們看見,一個兩屆金像編劇,竟然將一件如此著名的暴動事件,一個如此重要的年份,一而再地出錯,這樣,是否有些奇怪呢?
在這個定點上,或者又會有人提出,因為那個年代的媒體機構很少,所以出現混亂資料,是不足為奇。
但是,我可以告訴大家,正因為資料來源少,所以,眾人得到的資訊,應該更為統一,對比今日,資訊來源可以從四面八方傳來,反而更難辨明資訊真偽。
再看 1956年,當時香港人能夠接收資訊的渠道十分狹窄,只有香港電台及麗的呼聲兩個大氣電波頻道,以及僅有的數份報章,所以,資訊反而不會出現太大落差。
加上,政府在事件之後,早已迅速發佈了事件的報告書,所以,更不應該在往後日子,出現如此明顯的混亂。
總括上述錯漏百出的情況,實在非常可疑,試問,一本在超過五十年前經已公開發售的報告書,甚至在近年,是免費供人網上查閱的資訊,又是甚麼原因,導致坊間,甚至學者,以至警方的資訊,都會出現混亂呢?
最合理的解釋,就是這件所謂大事件的資料,是一而再地發生了改變。
現今的現實中,1996年,無綫電視曾製作過一輯,回憶當年香港歷史的節目「香港傳奇」, 節目中談及這場「雙十暴動」,按著香港名人黃霑在節目裡的複述,原來,他在當年,是親身經歷和見證,暴徒襲擊瑞士副領事夫婦的情況。
從所有同類事件中,我們都可以得知,外國領事官員的身份,是一個國家的代表象徵,襲擊領事官員,就等於對那個國家作出暴力侵犯,必然會引發外交危機,至少,會帶來國際上的負面聲音。但是,我們今日能夠找到關於這件事的發生及事後記述,卻是少之又少!
較為早期的記載,只能夠找到兩本相關書籍,一本是1997年出版的《香港警隊:昂首邁進新紀元》,
以及另一本在 2009年出版,名為《May Days in Hong Kong》的英文書,兩者都只是略有提及這件事。
以及另一本在 2009年出版,名為《May Days in Hong Kong》的英文書,兩者都只是略有提及這件事。
而且,兩本都是比較近代的書籍,那麼,到底於暴動之後的四十幾年間,為何鮮少會有書籍,提及這件罕有發生在香港的國際暴行呢?
更離奇的是,如此嚴重的國際暴力事件,我們卻找不到任何一幅遇害者,亦即是副領事和他夫人的照片,作為一個國家代表的高級官員家屬罹難,整件事,竟然可以在國際間如此輕描淡寫地過去?有沒有可能呢?
更合理的解釋,會否是,其實這件事,在過去的「雙十暴動」中,根本就並未存在過呢?
來到這裡,大家對陌生的「雙十暴動」,經已多了不少認識。我們再看,這場暴動的特性,可以歸納為︰
就事件性質而言,「雙十暴動」對於2014年的佔中事件,以及今年 2019年的反修例示威,都極具參考價值。
不論是提出訴求的形式、警民對壘的緊張氣氛;若果透過借鑒「雙十暴動」來預測事件走向,都可以說是非常貼切。
例如︰「雙十暴動」期間,警方向市民投擲煙霧彈、軍方介入、頒佈戒嚴、軍警開槍,武力鎮壓導致44人身亡、被捕人數六千多人、定罪人數二千多人;全部都是香港罕有事件,是今時今日珍貴的對照素材,但是,相對於「六七暴動」,「雙十暴動」被媒體引用作為對照事件,可以算為少之又少,即使有,都只是略為提及。
可見,一場在現今現實稱得上極為嚴重的暴動,不單對一般市民來說,是非常陌生,甚至對媒體從業來講,原來同樣屬於鮮有知悉。
從以上眾多論點,可以讓我們透過邏輯推斷作出定案!
「雙十暴動」在事件規模上,必定發生了「曼德拉效應」。
試想想,倘若真的發生過一場如此可怕的暴動,肯定會在香港社會與及上一代香港人心中,留下極深的傷痕;那麼,又怎可能有接近五十年的空白期,彷彿完全被香港人所遺忘呢?
另外,以現時能夠找到,當年的相關報導、政府資料,全部都非常齊全的情況下,
又怎可能出現如此多樁資料混亂呢?不論是學術書籍、媒體、警方、電影情節,全都出錯。
所以,可以確定,「雙十暴動」必定是「曼德拉效應」下,被改寫的暴動歷史,讓一個規模細得多的騷亂事件,變成今日被稱為最血腥的暴動,並且更刷寫了多項暴動紀錄。
結語
正如開首提到,歷史的作用是借古鑑今,但是,面對能夠以小化大的歷史事件,我們是否仍能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呢?
還是,正因為人類從來沒有在歷史中汲取過任何教訓,所以,製造「曼德拉效應」的神,決定向今時今日的香港人,開一個玩笑呢?
而今日,自以為正在締造歷史的每一個人,將來又會在歷史上,被留下怎樣的評價呢?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。
聖經清楚指出, 末後的日子,一切可以被震動的都會被震動。 繼續留意我們的《曼德拉效應系列》, 我們會為全人類提供答案。
甚麼是「曼德拉效應」?
「曼德拉效應」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、事、物件的現實狀況,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,但凡出現這個現象,就稱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,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,正如現實所見,他於2013年離世。但是,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,他清楚記得,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,經已在監獄中離世。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、葬禮的電視片段,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。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,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,表示有相同記憶。從此,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,就會被標籤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
相關連結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