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8日星期一

曼德拉效應專輯207︰雕琢末世精細的信仰



末世基督徒被提,而神會製造一個曼德拉效應的新世界,讓世界不察覺基督徒已經被提了。為何我們被提前後,神要如此大費周章製造兩個場景呢?是為了成為人類的「全面考驗」,塑造人類的信仰更加細緻。





神創造世界目的
塑造最優與的信仰


末世時,基督徒被提,而神會製造一個曼德拉效應的新世界,讓世界不察覺基督徒已經被提了。要明白曼德拉效應為何出現,首先我們要弄清神創造世界的原意。神創造整個地球及所有歷史, 是為了最終塑造出一批能夠與主耶穌匹配的新婦。 當然,其中亦會有很多成為童女及賓客的基督徒, 所以,歷史的每分每秒,其實都是為了塑造基督徒的信仰而存在。



為何神要用整個歷史,塑造基督徒的信仰呢? 為何不是如其他不負責任的宗派所言,無須付任何信仰代價的概念呢?外面絕大部分宗派,都相信神給予人類自由旨意,等於神創造這個地球之後, 人類就可以於其中隨意放任地生活下去, 甚至是任由人類自生自滅,神亦不會干預,亦沒有考慮干預。

於是,他們以為,神不會掌管每一個人的屬靈成長, 也不會規管及鑑察我們的生活、道德、情操、信仰內涵,甚至是心思意念。 因此,每一個人都可以過著瞞天過海的信仰生活, 只要不說出口、不被人發現,就可以帶著自己內心的黑暗, 繼續生活下去,為所欲為,甚至能夠順利上天堂,連神也會被他們欺騙。 這就是大部分外面基督徒的信仰概念。

但錫安的信仰品質,卻並非如此,我們是認真對待信仰上每一個細節, 因為我們明白及清楚知道,神是鑑察人內心,甚至心思意念的神, 所以,最初階的家聚信息內容,就是《羅馬書》強調的心意更新。


因為我們明白到,神創造整個宇宙、整個人類歷史的目的, 就是塑造每一個世人,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新婦、童女或賓客。 所以,當中每一個人,他們人生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、每一個思念、 每一個想法和際遇,也是由神嚴密監管。 因此,歷史才會出現眾多共同信息,以及神帶領我們到達一日也不偏差的程度。


神要求的信仰
是非常細緻的

但我們現時所見的「曼德拉效應」,豈不是印證我們的想法? 就是神是細緻鑑察微調至一個階段,於全世界幾十億人中, 每一個人對「曼德拉效應」AB 場景的每一個記憶,都被神掌控。 

我們的信信仰上,在神面前是如何計分的呢?視乎我們面對不同環境是,我們內心有什麼反應。例如,面對逆境,我們能不能忍耐呢?現實世界的環境,就成為了我們信仰的考驗。於是乎,我們的信仰的塑造,是會取決於環境。神為更精細地塑造我們們的信仰,讓我們在夢中經歷曼德拉場景,在不同的場景再次考驗我們的內心,使我們有機會,在神面前賺取更高的信仰分數,例如從本來合仰B 等,提升到B+,由本來不及格的F,提升僅僅合格到的E-。這是神給予全世界的恩典。


信仰從來都不是這麼粗糙和簡單,《聖經》常常以樹木的栽種去對比信仰的成長, 需要栽種、耕耘、澆灌、修剪,長大後才會結出果子, 所以,神需要用人類歷史六千年的總和,才能夠塑造出新婦。

並且,信仰的鍛煉,是一生之久, 正如保羅所說,奔跑信仰的道路,就像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, 既要將各種鍛煉達到極致,還要經年累月,才能夠有奪得冠軍的機會。 保羅以奧林匹克運動會作比喻,因為信仰是非常精細的全人考驗,比奧林匹克運動會更加嚴格。 


最後的曼德拉效應
維持栽培信仰的環境

但將信仰比喻為樹木的栽種,我們就可以想像,周圍的環境變化不能過大, 否則這棵樹也無法生存。這就解釋了為何我們被提後, 所有留下來無法被提的人,也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的 B 場景。因為我們被提後,世界這個模具已經完成塑造,可以被打破,所以地球亦進入倒數毀滅, 但最後的三年半,神給予所有錯失被提的外邦人或不合資格的基督徒,一次最後的機會。

但正如之前提到,信仰是要經過細緻及悉心的栽培,其實末世並非神以一個大鎚打破一個器皿, 以如此粗糙的方式發盡神的怒氣,然後所有留下來的人受苦 1260 日就完結。 相反,神希望用最後 1260 日,製造一個最後的場景, 將最後未信及不合格的基督徒,塑造成一群可以合資格成為童女或賓客的信徒, 這才是神留下最後 1260 日的原因。




試想:假若神不是以「曼德拉效應」的 B 場景,接續大量基督徒被提後的世界, 令留下來的人完全忘記所有被提的人,那麼,留下來的外邦人或不合資格的基督徒, 又是否可以適應這種嚴峻環境,而不崩潰呢?

假如被提的景象真的如電影《末日謎蹤》,大量基督徒突然被提, 司機、火車操控員、飛機指揮人員等大量消失,下一秒就是大量前所未見的意外和慘劇發生, 那些無法被提的人,甚至無法多活一秒,連留在最後三年半的機會也沒有, 即使能夠倖存,亦會因為災難過於慘烈,成為無家可歸的難民,於走難當中,度過最後三年半。




就如一棵熱帶樹,卻栽種在極寒冷的西伯利亞, 這種環境上的急劇改變,只會令這棵樹即時死亡。 同樣,被提景象所帶來的各種意外和災難, 將會令大量人崩潰,甚至自殺,而不是令他們反思信仰歸向神, 因此,如果情況變成這樣的話,1260 日對他們而言,並沒有任何意義。





那是失憶的新世界
殘餘現象成了最後證物

所以,我們被提後,應該會有一個全新的曼德拉世界等待他們, 可能是一個人口比現時再少 20 億的地球,所有人都忘記被提基督徒曾經存在過的記憶。 他們會忘記曾經有信主的家人、親戚、朋友、同學和同事, 不單錫安教會從未出現過,甚至基督教也從未存在過的世界, 唯有如此,歷史才會接駁到主耶穌未降生的舊約時代, 以色列人才可以盡他們未了的責任,完成神給予舊約聖民的使命, 所以,最後三年半有兩個毛衣人,一個代表舊約的以色列人,另一個則代表新約教會信徒。



但無論如何,當他們進到 B 場景的世界時,當中必定會有大量殘餘現象,甚至是我們部分信息, 目的是令預備好心田的一群,可以從大量殘餘現象中, 發掘出真正現實。 殘餘現象中的餘剩資料,就會成為他們最後 1260 日的屬靈餵養。


因為
成為賓客的資格絕不低

可以想像,我們被提後的 B 場景,將會是一個與我們現時的現實,非常相似的「曼德拉效應」世界。 只是,當中有更多殘餘現象指向我們,成為眾人的答案,亦成為眾人的方向。 令最後信主的一群,也有 1260 日,在艱辛的環境下栽培他們的信仰, 而不是在各種災難中,只能夠僅僅作一個信主禱告,然後就死了。

雖然,《啟示錄》描繪出一個非常可怕的末日場面, 充滿各種戰爭、饑荒、刀劍、瘟疫、民要攻打民、國要攻打國等等, 目的,其實是神要製造一個較為嚴苛的環境,令最低級的賓客級基督徒, 都能夠有一個全人考試,考驗他們是否配得成為賓客。《聖經》亦清楚提及,即使最低級的賓客, 神也不是期待他們作一個信主祈禱就完結他們的人生。


即使是賓客,假如沒有穿禮服的話,都要被趕出去,留在外面哀哭切齒。 留在最後 1260 日的基督徒,即使要成為賓客,仍要在極嚴苛的環境中學習付出和撒種, 才能夠栽種出好信仰,成為穿上禮服的賓客。 甚至,《啟示錄》更提到,這群留在最後三年半的賓客級基督徒, 他們在神面前,已經有著至死忠心的質素。

啟示錄 12 章 11 節: 「弟兄勝過牠,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。他們雖至於死,也不愛惜性命。」


小結:
神為被提後的人,預備一個「曼德拉效應」B 場景世界的原因, 為了塑造這一群實至名歸的賓客級基督徒,於三年半時間,尋找出各種殘餘現象, 得知世界正在走向崩潰滅亡的倒數階段,在信仰上拼命奔跑,在艱難中得到合格分數, 在三年半之後,成為最終得著賓客身份的餘數。


資料來源:2012 榮耀盼望 vol. 411 ── 「星際啟示錄」的第三部份(67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